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党群工作 | 教育教学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社会服务 | 学生工作 | 师资队伍 | 下载中心 
 
 
 
 
     
   
 
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病原生物学)博导简介
2022-04-24 16:18 聂映 

联系方式:jiahongw@gmc.edu.cn

吴家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1996年本科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0年硕士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专业,2007年博士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专业,并于2010年、2015年两次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荣获“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及“百”层次人才称号。

   历任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现任贵州医科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兼任贵州省医学会热带医学与寄生虫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医学与寄生虫病分会委员,《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杂志》编委等。编写及参编教材3部,培养硕博研究生十余名。

   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地区基金各1项)及贵州省各级课题多项,总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

研究方向:

  • 新发虫媒病毒的溯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开展贵州省蚊虫、蜱虫分类与分布调查,针对贵州省物种资源库,开展贵州省主要媒介携带病原体调查,建立贵州省物种索引库、病原资源库,创建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发病原研究方向。开展蚊虫、蜱虫源病原的分子检测及病原库构建,病原变异等相关研究。

  • 蚊虫-登革病毒-宿主三者相互关系研究

   以蚊虫-虫媒病毒-宿主为研究体系,开展蚊虫唾液蛋白功能的研究:1)探讨唾液蛋白在蚊虫传播虫媒病毒中的可能机制;2)探讨肥大细胞在蚊虫刺叮所致炎症促登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3)以登革病毒为研究对象,探讨登革病毒与宿主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疫苗及药物研发奠定基础。以wolbachia生物防控蚊虫媒介为切入点,探讨胞内共生菌wolbachia调控蚊虫宿主的脂肪代谢的可能机制,为wolbachia防制蚊虫媒介,进而控制虫媒病流行提供理论基础。



联系方式: 

国果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病原生物学的教学及媒介昆虫免疫功能分子的研究。现任贵州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贵州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常委, 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编教材12部。

   迄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研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5项。获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校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称号。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三等奖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抗菌肽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探讨家蝇新型抗菌肽AMP-17、Cec4、CT9等对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真菌及细菌浮游菌及生物膜的抗菌机制;抗菌肽与常用抗生素联合联合用药效果的生物学评价;基于多任务自适应建模筛选抗真菌肽;探究真菌、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新型毒力因子。




联系方式:

李晓飞 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

  1979年出生,山东惠民人,博士,三级教授,贵州医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遵义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科带头人,贵州省第十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遵义市第三批市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函评专家,中国昆虫学会昆虫产业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17.10),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2017.9),贵州省医学会常务理事(2015.12),贵州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16.9)。

   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贵州省“125”重大专项1项,省长基金1项,贵州省创新人才团队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项目8项,已发表文章90余篇,其中SCI 20篇,权威期刊4篇,EI 2篇,中文核心文章4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药用昆虫斑蝥有效物质——斑蝥素的提取、纯化、药物活性及毒理学研究




李春晓 研究员,校外合作导师

   博士生导师,1978年生,现任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媒介生物与生物安全防护研究室主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获军事医学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军事医学研究院拔尖人才、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卓青”)。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军队生物安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第一(含共同)作者、通讯(含共同)作者SCI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3部,其中副主编1部;获科技专利15项、软件著作版权6项;参编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3)。

兼任中国昆虫学会员理事、医学昆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队媒介生物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蚊虫学组副组长和药械学组副组长、北京农药学会理事,以及《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和《军事医学》编委。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虫媒传染病及其媒介生物防控技术相关研究,尤其在媒介生物吸血行为嗅觉机制、病原体易感机制、虫媒传染病防控技术产品等方面取得系列新型成果,在国家疾控、海关系统和军队系统推广应用成绩显著。

















关闭窗口